门出现的确切时间,难以考证,也不必细细考究。不过,早在我们的祖先穴居于岩洞那个年代,门的雏形可能就产生了。大概是从人类一产生了人类意识,产生了家居意识,也就产生了门吧。山顶洞人住的山洞,在洞口挡些石块、树干之类的东西以作屏障,不就是原始的人类之门吗? 许多人不正是通过这扇门才看到了人类的童年吗?谁是步入华夏建筑文化之门的人?上古神话的回答是:有巢氏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描述:“上古之世,人民少而禽兽众,人民不胜禽兽大蛇。有圣人作,构木为巢,以避群害,而民悦之,使王天下,号有巢氏。”大概自人类从树上爬下来,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栖身以后,便有了门。
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,门的制做水平也越来越高,其功能也从单一的“幕障卫”向多方面转化、发展。有宅门、邑门、里门、闾门、巷门、坊门、市门、庙门、校门、厂门、寨门、衙门、狱门、宫门、府门、城门、国门……诸多名目。按门的位置,又可分为大门、二门、角门、耳门、侧门、前门、后门、东门、西门、南门、北门等。依门的材料,有篾门、柴门、木门、石门、铁门、磁石门、水晶门、玻璃门、铝合金门、防盗门、钢门等。
门,是建筑物的脸面,又是独立的建筑,如民居的滚脊门、里巷的阊门、寺庙的山门、都邑的城门。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,因“门”而益发独特。古人言“宅以门户为冠带”,道出了大门具有显示形象的作用。在旧社会,门是富贵贫贱、盛衰荣枯的象征。谁家越穷,谁家的门就越矮小。特别是在“村径绕山松叶暗,柴门临水稻花香”的偏僻山村,老百姓都扎柴为门,仅仅表示这里有一户人家罢了。只有那些富贵人家,才有讲究:门楼高巍,门扇厚重,精雕细刻,重彩辉映。这样既可与一般老百姓严格区分开来,又可以炫耀于长街,让你还未走近门口,自觉矮了三分,先生几分畏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