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> 首页 >详细页面

    深圳烟酒收购,让您省心安心

    2024-06-10 11:00:01 1301次浏览
    价 格:面议

    利用这些烟叶的适当调配,结合选叶、退梗、人工发酵处理等技术措施,逐步减少了美国烟叶的用量,并一度实现了完全用国产烟叶生产“中华牌”卷烟,解决了原料的供应问题。

    从1965至1967年,“中华”牌卷烟就出口香港市场。1985年,上海烟草进出口公司成立后的年出口820件“中华”牌等沪产卷烟,创汇11万美元,以后逐年上升,1992年出口295520件,创汇3991万美元,出口地区扩大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,为国家赚取了不少外汇,同时也为上海卷烟厂引进国际先进卷烟设备提供了充足的外汇储备。

    七十年代时,上海卷烟厂主要生产设备还比较落后,当时为了满足海外市场需求,曾对包装机进行了改革,通过技术革新,首次将直式“中华”包装改为横式包装。我们在缺乏国际市场信息的情况下,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,花了一年多时间,终于成功完成了横包机设备的制造任务,设备的包装时速约为100包/分钟。

    尽管设备台时生产量不高,但却顺利地完成了“中华”横式包装任务,满足了海外市场需求。

    另外,七十年代时,在中国民航上,曾将5支装的“中华”卷烟作为小礼品分发给乘客,为了生产5支装的民航烟,我们也花了很大精力。

    记得刚开始时,5支装民航烟由于批量小,用手工包装即可满足需求了,但后来,需求量大了,光靠手工包装就难以维计了。我们就决定对原有的一台进口的抽屉式包装机进行改装,如何让这台放在仓库中闲置数年的设备发挥作用?我们为此进行了自行设计、装配和调试,结果花了半年多时间改装成功。这台设备用了几年后,随着民航不能抽烟规定的出台,而停止生产,民航5支装“中华”卷烟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    关于“中华”烟标的几次重大变化,主要分为三个阶段:

    ,就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,“中华”烟标上的印金商标改为烫金商标,这一烟标的变化无疑利用了图案的烫金效果,令整个烟标焕然一新,使“中华”的品牌形象骤然提升。

    第二,就是在1994年时,烫金印刷改为较为先进的凹版印刷,而烟标的材质也由白卡纸改为裱铝纸。原来的烫金印刷工艺复杂,均为手工操作,印刷效率低,质量也不稳定,显然不符合产量日益增长的需要。而改为凹版印刷之后,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,印刷质量也不断提高,因此,在当时来讲,这一转变的影响是空前的。以上两次烟标的改变也从侧面反映了烟草印刷行业的发展历程。

    第三,烟厂于1998年在原有花式烟品种单调的基础上,逐步发展了多种花样品种,包括一些“中华”大礼盒、各种抽屉式包装等近10个品种,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,也推动了“中华”牌卷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0条评论 0人参与
    最新评论
  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    被浏览过 3195891 次     店铺编号9841779     网店登录 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 技术支持:蚂蚁虎     专属客服:孙翠翠    

    13

    回到顶部